•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潞安化工集团:安全为纲筑根基 创新为翼开门稳

更新时间:2025-04-15     来源:潞安化工

今年一季度,潞安化工集团各生产单位锚定安全目标,结合生产实际,在安全制度、保障措施、生产设备、系统运行等关键领域积极探索、大胆突破,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的“战斗力”,努力以高水平安全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潞安化工

引智逐新 筑牢安全之基

“通过实行新的队组管理制度,我们生产班不再空岗,岗位包保人员责任心增强,有效地控制了事故率。”王庄煤矿边角煤采掘队队长吴宇口中新的队组管理制度,就是他们经过摸索尝试,率先实行的“班组大班制 岗位大包制”。

“班组大班制 岗位大包制”主要是通过对班组进行大班制扁平化的建制调整,将岗位职责按照承包责任制的模式“大包”给员工,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也解决了由补岗、顶岗而衍生出的各类安全隐患。目前,该制度已在王庄煤矿所有综采队组推广实行。

寺家庄公司则是在岗位作业标准要求方面,通过创新构建4+3”基础能力达标机制,进一步强化全员综合素质提升。“‘4+3’基础能力达标机制,即‘公司-部门-队组-班组’四级纵向验收体系,配套管理人员日常抽查、井口检身日常抽查、安监员现场动态抽查的‘三个抽查’保障机制。”寺家庄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兴智告诉记者,他们共制定了包含风险管控、隐患整改、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岗位应知应会、自救器盲戴、岗位正规操作、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急救援应知应会共计9项基础能力达标目标,形成了覆盖全岗位的综合管控体系。

闭合管理是高效落实的基础和前提。为确保所有工作全部闭环销号,漳村煤矿在现场办公、专题会、矿领导安排重点工作方面制定了《矿领导安排工作跟踪落实机制》,对现场办公、专题会、调度会安排的各项工作,全部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时间,每天安排专人落实推进情况,并推行“三色管理”,将完成的、进行中的、未完成的工作用不同颜色标注,一目了然,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到现场。

222日,新元公司大型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后台数据检测到该公司冀家垴风井8号瓦斯泵站电机驱动端加速度值异常,诊断结论为电机侧偶发润滑不良,需加强监控,关注润滑,准备轴承备件。新元公司将智能化技术与煤矿生产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开展大量智能化应用技术的现场研究及应用示范,大型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便是其中一项。

“我们通过在电机、风机等大型动力设备和主运输设备安装高精度频谱振动传感器,在上位机采集诊断数据后,转换成振动波形和频谱,分析各测点振动时域和频域特性,建立设备故障诊断模型,依据历史的故障知识库,实时诊断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类型、故障严重程度,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并根据预设的监控指标阈值,在可视化应用门户中进行实时告警,实现机电设备的故障预警预判功能。”该公司机电动力部副部长王博介绍说。目前,他们可针对性开展预防性检修和准备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并有效管控风险,对设备基础管理、超前管理、预防性检修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潞安化工

创新赋能 消除安全隐患

手机对准外委工作人员安全帽上的二维码轻轻一扫,即可在手机上查看作业人员的详细信息——这是煤基合成油公司安全管理部李明现在的日常工作。“借助扫码技术,我们无需中断作业,便能自主完成对现场、人员及设备的全面查验,极大地提升了安全管理人员与承包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李明说。

自去年起,煤基合成油公司创新性地对承包商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实施“赋码”管理,将“安全帽”“二维码”与人员的特种作业证件、发包部门、入厂有效期等信息进行绑定,实现承包商人员“一人一帽一码”管理。安全帽“赋码”后,有效杜绝无证上岗、证件过期、人员混入等安全隐患。同时,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现场作业检查情况,后台更新承包商作业人员现场的“违章情况”,通过“扫码”便能知晓其之前违章情况,实现安全责任可追溯,方便开展承包商“黑白名单”管理,有效督促承包商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提升公司承包商管理治理能力。据悉,煤基合成油公司目前共有5家承包商,涉及作业人员110余人。自实施“赋码”管理以来,作业人员的操作更加规范。

正元氢能科技公司为提升员工隐患排查技能,精心编制了一套《隐患排查实用手册》,该手册征集了各专业科室及车间技术员以上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的隐患,内容涵盖了公司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以及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配以清晰的图片、详细的文字说明和标准的引用、同行业发生的事故案例。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还是刚入职的新成员,都能通过手册快速上手,准确识别隐患并掌握相应的防范措施。

丰喜化工公司牢固树立“风险可控、事故可防”的安全理念,加快推进升级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创新人员定位系统场景化建设,建立“安全综合预警监管平台”,设立预警处置专岗,对人员定位系统、GDS气体检测系统、山西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各类信息,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实现一体化管控,分析“报警优先级”,协调各专业各部门,做到了各类风险隐患早预警、早处置、早反馈,切实保证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安全工作创新没有终点,每一次突破都是新的起点。今后,集团各单位将持续发力、多管齐下,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牢固的安全防线,为集团稳健发展筑牢根基。(牛书红 王栋 潘润花 吴晓静 张普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邮箱:sjdskx@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投稿邮箱:sjdskx@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