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三晋都市融媒体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潞安化工集团古城煤矿:厚植人才“沃土” 蓄足发展“活水”

更新时间:2024-01-24     来源:潞安化工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支撑矿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潞安化工集团古城煤矿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发掘、引进、培养、使用、激励、评价、监督机制,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激活组织能动性和员工积极性,优化人才培养政策,有力推进各项人才计划落地实施,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广育人才 完善培育体系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如何打造具有古城煤矿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该矿人力资源管理部的“心头事”。为此,古城煤矿创新实施“3431”人才培养新机制,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
      为抓好全员整体素质提升,该矿成立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小组,按照“因材施教、按需培养”原则,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全员共同成长。截至目前,安全持证类培训已培训1500余人次;专业部室专项培训已组织开展10余项;完成了60余名员工的职级评定工作,评定高技术高技能人才35名,首席技师2名。
      此外,该矿深入推动“全面预算-绩效考核-薪酬分配”一体化融合发展,坚持以“厚薪”待人、以“晋升”留人,将现有薪酬考核体系、科创奖励机制等制度优势落到实处,下发了《古城煤矿精益项目管理成果奖励办法》《古城煤矿科技创新管理办法》,通过工资上的倾斜、待遇上的优先、成果上的奖励,对“高、精、尖”人才给“面子”、奖“票子”、发“帽子”,充分激发了员工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热情。
“竞”出风采 实现双向奔赴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该矿结合员工年轻化、学历高的特点,不断学习探索、创新载体,努力打造“一专多能、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
      以竞赛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员工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培养技术型、参赛型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比如井下胶轮车司机技能比武活动、兼职矿山救护工技能竞赛比武等等。通风调度杨晓军获得2023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综采一队王辉军获得2023年山西省能源系统劳动模范称号;监测监控站李鹏科获得第23届全国煤炭行业职工技能示范赛铜奖;机电部付鹏获评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殊荣……
      此外,该矿十分注重员工的“理论保障+实操技能水平”共同提升,除了开展技能比武大赛之外,还开展了员工“五小”创新、安全知识竞赛、党务知识竞赛等,着力打造一支技艺精湛、能挑大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人才兴则创新强。古城煤矿倡导“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创优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每年都会对创新工作开展表彰,对“创新能手”“技术大拿”“最佳创意”“改革达人”“矿山发明家”“革新之花”等类别进行奖励,实行“小改小革职工姓名命名法”,真正让创新员工物质激励、精神荣誉“双丰收”。
      2023年,该矿共计完成创新成果近50项,其中《建设对标挖潜体系,推动企业深化改革、突破两线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2022年煤炭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国有企业以精益管理“18字”促提质增效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山西企联第九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破立并举 畅通发展渠道
      为把握人才工作新内涵、新要求,古城煤矿统筹推进、系统部署、稳步落实,结合智慧矿井建设人才需要,广纳英才,同时做好人才“画像”,为人才梯队建设做好储备。
/
      创新实施“4+2”考核模式,对大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增强了人才培养实效;通过“墩苗”“压担”鞭策年轻人才成长,做好90后专业化干部储备;通过对干部岗位和干部本人进行全方位“画像”,提升领导干部应对风险的本领和能力,在重大任务和考验中识别、锻炼干部,做优干部“进、退、留、转”;制定了《古城煤矿干部考核评价办法(试行)》,采取“3+2”考核模式和“433”评分机制,聚焦管理人员主责主业,突出对KPI、GS指标完成情况、重点工程(工作)完成情况,党建、安全环保责任等考核,形成全面、系统、准确的考评结果,实现管理人员的精准“画像”,让管理人员“上有动力、下有压力”,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队伍整体活力。

/

/

      同时,推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能兼则兼”,深化职级序列改革,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人岗相宜、自我实现”的人才工作局面,为全面开创高质量发展的集团产量效益第一矿井新局面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并围绕“德、能、勤、绩、学、廉”六个方面组织开展述职考评,建立动态考评、领导考评、民主评议、否决项及加分项“3+2”的考核体系,实现内外纵横的协同监督,有效提升了管理人员履职能力。(刘飞龙 王亚楠 文/图)
返回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2555    投稿邮箱:sjdsblfl@163.com
本网站由三晋都市融媒体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5799号-1
公安备案号 14040202000140